吳曉波:未來10年,中國最值得投資這兩件事
最近有很多50、60后的朋友問我一個問題,為什么我突然有一種不安全感和陌生感。
在過去的兩三年里,中國的很多行業都在發展;ヂ摼W對制造業和服務業產生了沖擊,中國金融市場也出現了一定的波動。
現在大家都在問,未來會是什么樣子?我的錢能保值,能增值嗎?
我們需要以一種結構化的方式來看待這個問題——快速回顧一下,我們口袋里的錢是從哪里來的,我們的業務是如何發展到今天的,以及過去的二、在過去30年,中國的財富是如何波動的,我們是如何走到今天的,未來又有哪些可能?
從“衣食住行”到“地產商貿網”
錢從哪里來?從1978年到今天的三個多十年里,中國經濟增長率平均達到7.4%,從世界第八大經濟體發展到今天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從1978年至今,中國經歷了幾次重大的產業周期
01、第一個周期是從 1978 年到 1997 年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中國已經從重工業經濟轉變為輕工業經濟,從短缺經濟轉變為過剩經濟。
在過去的20年里,絕大多數中國人在吃、穿、用三個方面從食品、保健品、飲料、紡織、家電等行業賺到了錢。
今天在中國成名的企業家和品牌,90%以上都是近20年出現的。在改革的第一階段,只要進入這三個行業,只要非常勤奮、勤奮,擴大產能,做自己的品牌,就能賺大錢。
02、第二個周期,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發生
自那年以來,中國為應對危機推出了多項產業政策。
今天的房地產政策始于1998年,取消福利房,實行商品房制度。 1998年,高速公路的建設開放了外貿進出口自主權,報紙上出現了一個名詞——中國制造。外貿對中國沿海城市的經濟影響也始于1998年。
從1998年開始,居民消費逐漸轉變為以房地產為主,城鎮化也逐漸由中小企業主導向政府主導轉變。
當房地產和城鎮化開始興起,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包括煤炭價格、鋼鐵價格等,使得大量資金進入行業上游領域,中國的行業開始從一個輕型結構針對重型結構進行了調整。
從1998年到2014年,16年的時間里,有一個中國制造“席卷”世界的過程,外貿大幅增長。
作為一種從完全內向型經濟到外向型經濟的新經濟模式,1998年后出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產業,那就是互聯網經濟。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實,中國一些非常重要的互聯網公司,比如新浪、搜狐、網易、騰訊、百度、阿里等,都是在1998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誕生的。
這三個變化是熟悉的景象。在過去的16年里,你只要進入這些行業就可以賺很多錢——比如房地產或房地產相關行業、能源行業、外貿行業或互聯網行業。這些產業取代了溫飽三大產業,形成了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地產盛宴。自1999年以來,在中國前100位富豪中,約有60位是房地產開發商。這個速度一直持續到2013年,2014年開始變化,房地產的黃金周期已經過去。
但是今天,為什么很多過去十幾二十年發了大財的朋友,今天卻感到陌生和沒有安全感?
未來是好是壞?
從經濟上看,16年的產業周期已經結束,貨幣不再是消費、出口、投資的“三駕馬車”。原來依靠成本和規模優勢投資重工業獲取經濟增長的邏輯已經結束,GDP不再保持8%-9%的高速增長,回落到7%。
未來十年,中國工業將進入四個新的動力領域。在我看來,未來的錢至少十年都不是問題,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崩潰是極不可能的事情。
問題是,過去的三駕馬車模式變了,未來的變化都是新的——新產業、新消費、新金融、新城鎮化。實體經濟繼續發展,消費產業和服務業繼續發展,金融業正在發生變化,新城鎮建設仍將繼續。
第一個周期的過去20年是一個白手起家的過程。我們沒有實體產業,也沒有家電產業。第二輪消費和出口投資仍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本來沒有出口,后來有了;沒有城市化建設,沒有高速公路,但現在有了。
所謂未來新是指一切。如今,中國制造業已躍居世界第一,中國的比重已達到28%,超過美國。
消費,中國每年有數十億美元的巨大消費。問題是不是每個工廠都能賺錢。未來三到五年,中國銀行業金融業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3 年,中國沒有一家私人銀行,現在有四家。今天,中國有2800家互聯網金融公司,三年前還沒有。整個金融業發生了變化,城市化也發生了變化。
未來十年,中國仍將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問題是整個行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消費發生了很大變化,因此財富和投資的模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如何增加財富?我有四種策略
策略一:增加資產的杠桿效應
簡單算一下,如果資產每年增長10%未來幾十年最具價值投資的行業,就配得上這個時代。
任何單一的理財產品都很難給你這個收益,所以一定是復合組合的資產投資,一定要保持相對激進的杠桿資產。從美國到歐洲再到日本,全世界現在都在大規模印鈔。
日本的貨幣發行量在過去三年中翻了一番,F在世界處于通貨緊縮時期,所以從財富保障的角度來看,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錢花光,不管你買什么。只有保持相對積極的理財態度,才能保證人民幣的保值。
策略2:股權投資+投資企業家
投資什么?從最激進的角度來看,未來十年中國最值得投資的是兩個方面。一是好公司,二是好人。
目前新三板有3200家公司未來幾十年最具價值投資的行業,兩年內我想會超過6000到10000家,F在中國年度基金信托債券業務規;l展,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中小企業創業公司。
政府提倡全民創業,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需要投資好公司。因此,股權投資是未來贏得中國經濟發展的首要重要手段。
二是投票給“好人”,“好人”就是二十年前的我們。 20年前的年輕人,就是今天的80后、90后。你要找到那些好人,可能是你的孩子,可能是你的下屬,也可能是路上那個急于賺錢的年輕人。人們。找到他們,把你的錢放進去。
那么,我這個年齡的朋友,60后和70后,未來對商業世界最大的貢獻是什么?
就是把上半年賺的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放到中國市場、全球市場,扶持年輕企業和年輕人。我們這樣看下半年的建設。這是第二種策略。
策略三:全球資產配置與優質房地產投資
前半部分資產應該采取一些非常激進的措施,另一部分應該用于全球資產配置。
全球資產配置,很多人去美國買房,或者去歐洲買店,真正的全球資產配置應該是交給專業公司的過程。
需要安排一些對沖產品。這些產品不僅僅是買房子或商店那么簡單。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全局資產配置。
下一步是投資優質房地產。十年來,你在中國任何一個城市都買了合適的房子,但今天,我們誰都不敢想這句話。一個城市的房子值不值得買,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
首先考慮城市人口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會流出還是流入;
第二,過去幾年全市工業產值是否會增加或如何調整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的比例;
第三,本市近幾年和未來幾年的土地出讓是否合理,存量多少考慮;
第四,市政府的治理效率高低,公共設施有哪些。
所有這些加在一起,決定了這個城市的房子在未來幾年是漲還是跌,能不能買。
今天,你不能閉著眼睛買房子。你必須睜大眼睛才能買到好房子。好樓盤還是值得珍惜和配置的。
策略 4:我們需要投資于兩件事,我們自己的健康和精神消費
我們需要看好電影、旅游、看書、看好戲,我們需要了解這個世界。人類文明到今天的許多成就都需要用金錢和時間來換取。我們不應該只是每天忙于賺錢。
只有投資這兩者,才能真正進入中產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