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達人探店小程序上線
一、美團探店小程序上線
美團終于對探店達人下手了。
近日,美團正在測試一款名為“美團圈圈探店”的微信小程序,主要為探店達人提供接單、收益結算等綜合服務。
(圖源:Tech星球)
同時,在美團APP的首頁中,美團圈圈探店還將以“值得搶”為業務名,內嵌在導航欄中,與美團優選、打車、共享單車等業務并列。
達人在“美團圈圈探店”認證成功后,即可進入小程序首頁的“商單合作”界面,選擇合適的商單進行報名,并獲得該推廣商品的門店鏈接或門店口令。
達人只需要在其他平臺發布相應的探店視頻,并掛載門店鏈接或門店口令,即可獲得用戶下單帶來的傭金收益。
(圖源:Tech星球)
目前,美團圈圈探店僅支持長沙地區的商單合作。
“美團圈圈探店”從名字上來看,和美團之前推出的“美團圈圈”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美團圈圈”由“美團團節社”更名而來,通過社交電商渠道為用戶提供本地團購特惠秒殺服務。通俗地來說,“美團圈圈”就是美團團購的“特價版”。
美團圈圈已經運營了兩年時間左右,“美團圈圈探店”或許會鏈接來自美團圈圈的商家資源。當然,這一點目前只是猜測,并沒有得到美團官方的印證。
回歸到“美團圈圈探店”小程序本身,支持大眾點評、微博、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多個渠道的達人認證,美團能夠實現全平臺的訂單流量轉化。
其實,早在2020年,美團就嘗試過探店短視頻種草。2020年下半年,美團上線了大V探店短視頻。但很快,相關的商家內容幾乎銷聲匿跡。
事實上,短視頻和直播的時代,大家對探店早就不陌生了。
早年甚至有“3000位小紅書探店KOL+1000位抖音本地紅人+大眾點評定投=一個爆火的網紅店”的說法。
抖音快手之前,大眾點評是最受消費者信賴的工具型軟件。用戶習慣了只要打開大眾點評,就可以迅速掌握想要了解的餐廳信息。
爆火的探店博主,逐漸瓦解了大眾點評在圖文時代積累的優勢。
消費者的購物鏈路悄然生變,抖音等的成功驗證了能夠縮短決策周期的短視頻形態和本地生活服務場景更加契合。
當內容建設和流量成為短板,美團終于開始正式布局本地探店達人業務,全方位發力短視頻探店種草。
瞄準本地生活,屬于美團的一場防守戰已經打響。
二、本地生活戰場,美團開始防守
本地生活大洗牌,抖音成了美團最大的對手。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憑借自身的流量優勢,推動探店模式完成了從圖文到視頻、直播形式的轉化。
同樣,探店經濟為抖音們帶來的收益也是豐厚的。
確定本地生活為新的業務方向以后,為了彌補缺少地推人員的短板,抖音大力發展達人探店,并迅速覆蓋一二線城市。
2021年3月,抖音正式上線優惠團購入口。
把本地生活團購業務和探店緊密結合起來,抖音用“低價團購+達人引流+商家接單”的變現模式,把探店經濟推向了高潮。
目前,抖音平臺上關于探店和美食探店話題的播放量分別達到617.6億次和2205.3億次。同時,也有浪味仙等千萬粉絲級別的IP在抖音誕生。
探店短視頻、直播的繁榮直接推動了抖音本地生活的迅速崛起,到店業務順利落地,重心延伸至到家上來。
與餓了么合作后,抖音團購提供兩條完整的消費鏈路,線下配送等基礎能力也在不斷完善。
隨著本地生活心智的形成,抖音還有著更大的野心。終有一天,抖音和美團少不了短兵相接。事實上,抖音的觸角已經伸到了美團腹地。
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時,兩者加起來占據80%的團購市場。但是根據前段時間披露出來的數據,抖音團購業務的市場占比已經達到4成。
更何況,美團的對手從來都不止是抖音。
去年5月,餓了么在深圳等地測試了到店團購“爆爆團”業務。這項業務已經覆蓋包括北京、上海、成都在內的20城,未來半年內將拓展至40城。
本地生活成為香餑餑,腹背受敵的美團不可能坐以待斃。直播、短視頻,一個都沒有落下,都成了美團鞏固護城河的常規性手段。
哪怕是不出于防范競爭對手的考慮,直播和短視頻也可以為美團商家帶來另一種可能。
近年來,大眾點評的邊界早已逐漸模糊,除了原本的工具屬性,主入口還包括美食種草、推薦、達人探店、寵物、健身、電影等五花八門的頻道。
此外,美團自身也加快了業務布局。
2021年7月,美團內測了外賣社交功能“飯小圈”。飯小圈與朋友圈類似,可以看到朋友分享的美食訂單,用戶可以對該訂單進行評論和點贊。
2021年12月27日,美團宣布和快手合作,在快手平臺上線美團小程序。
2022年5月,美團上線直播工具“美團直播助手”,新增團購、外賣、電商等新場景。
2022年11月,美團又開始內測短視頻新功能,進入美團外賣“二樓”可觀看短視頻。短視頻主要用來展示餐廳的招牌菜,用戶也可以直接通過短視頻進行商品下單和互動。
將短視頻、直播等傳播形式與主營業務結合在一起,美團業務版圖持續擴張的同時,或許也補上了本地生活的最后一塊短板。
三、探店達人的另一面,美團要小心了
美團需要注意的是,跟最初相比,探店模式已經變了一個模樣。
美團大力發展達人探店業務的同時,也要警惕探店亂象對商家和整個業態帶來的風險。
商業是逐利的,探店的火爆促使這種模式變成了一門生意。伴隨著MCN的入局,探店這門生意的商業化氣息越來越重,亂象開始滋生。
(某服務商小程序,只需下載相關素材即可發布)
虛假探店、惡意探店等現象屢屢發生,類似于#大連女店主自述遭探店網紅索要面包#等話題多次沖上熱搜榜。
部分探店博主挾流量以令商家,強行要求免單吃霸王餐,如果被拒絕后還會威脅給商家差評,或者干脆收費前后態度判若兩人。
探店就這樣慢慢失去了真實測評的本質。
探店達人為行業帶來流量的同時,也暴露出模式本身缺乏統一管理規范的問題,消費者、商家、達人、服務商之間的矛盾凸顯出來。
意識到這一問題,探店短視頻種草飽和后,抖音迅速轉身。目前,抖音團購已經從探店達人驅動過渡到商家自營的模式。
畢竟,達人從來都不是團購的主角,商家才是。而保護商家的利益,也是保護美團自身的核心利益。
探店流量是一把雙刃劍。作為平臺側,美團的監管和更多行業規范標準變得尤為重要。
延伸 · 閱讀
- 2022-12-30美團數據:近兩日全國臘八粥銷量環比增
- 2022-12-30美團買菜:從化砂糖橘本周銷量環比增長
- 2022-12-30美團舉辦“大訂單專場騎手懇談會”
- 2022-12-30廣西文旅廳與美團就“美食+旅游”創新
- 2022-12-30美團在上海多地巡回設立騎手抗疫補給驛
- 2022-12-292022,社區團購的生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