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 20 年前獲得第一次融資時經歷了什么?

2022-06-06 17:00 來源:互聯網

即使在如今的金主世界,“融資難”的問題依然困擾著很多人。其實20年前,經濟形勢不太好,行業發展也不是很樂觀,投資人也很少。在一個不太好的環境下,融資比現在更加困難。

20年前,在VC即將進入中國的時候,熊曉歌、周全、王功權、閆彥等投資圈的“網紅”大佬們都奔赴一線經營自己的事業。而像薛蠻子、許小平這樣的天使投資人,在全中國并不多,更別說那些色彩斑斕的孵化器和眾創空間了。那個時候,大佬們要成功拿到第一筆融資并不容易。誰知道他們發生了什么事?

張朝陽的融資經歷堪稱教科書。

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的張朝陽。并留在麻省理工學院繼續博士后研究,無意中接觸到了當時實驗室里的“網絡”(只是一個局域網)。從此,互聯網的魅力就深深植根于張朝陽的腦海中。他決定不再走往常的學術道路,而是回國創辦自己的互聯網公司。

31歲生日,張朝陽回國,正式開啟創業之旅。然而,1995年的中國,VC和天使相當稀少,于是他回到美國尋找投資人。當時美國人對中國的互聯網市場充滿疑慮,幾乎沒有人愿意聽他的計劃(完全不像今天,美元VC和人民幣VC每天都在搶項目)。

有一次,母校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位教授向張朝陽介紹了一位投資人。這人猶豫要不要投資,擔心張某找到其他融資后不會再找他,于是問張某有沒有其他人想投資。張說,還有一位來自高盛的投資人。此人在張離開后立即聯系了投資人,表示希望他不要先投資張朝陽,等他回國后再投資,以便更好地發展。

馬云創業勵志故事_馬云 創業故事_馬云500元創業起步的故事

不知道的是,張朝陽隨后去高盛見了他約好的投資人,“老頭子和我聊了很久,突然臉色一變,說:我決定不投資了在你里面,我會告訴你電梯是怎么工作的。走,出去!睆埑柣貞浀。突如其來的轉折讓張某措手不及,張某絕望地下樓,在電話亭前排隊給波士頓的律師打電話。他抓起手機,不停地問律師:“我該怎么辦?”身后排隊的人不耐煩的說道:“怎么打了這么久?”印象深刻,“當時只是為了籌集數萬美元,”他補充道。

最終,張朝陽的毅力感動了身邊的人。他讓 MIT 媒體實驗室主任 Negro Ponty(沒錯,就是寫《數字生活》的先知)和朗管理學院的 St. Edward Robert 共投資了 22.50,000 美元(相當于200萬元)天使投資,注冊愛特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1998年正式成立搜狐。

馬云被37家風投拒絕從合伙人那里融資

1999年2月,連續四次失敗的馬云,用他的“十八羅漢”元集資50萬元馬云500元創業起步的故事,在杭州湖濱花園創辦了阿里巴巴,馬云希望在十個月內拿到融資(樂觀確實馬云父親的性格)。雖然很省錢,但到了第八個月,他的錢就用完了,他不得不四處借錢來支付工資。

根據彭磊的記憶,每次馬云從外面回來,他都會對大家說:“我拒絕了另一個VC……”有一天他說他已經拒絕了37個VC。近年來,答案才被揭曉。原來馬云被37個VC拒絕,因為沒人相信他!

然而,馬云莫名其妙的夢想卻吸引了富豪帥氣的蔡崇信。這位耶魯大學畢業的高管放棄了年薪百萬的工作加入阿里巴巴,月薪500元。蔡先生精通法律和金融,開創了阿里巴巴的制度框架、股權結構和管理權限劃分。

此外,蔡崇信利用自己在華爾街的人脈,幫助馬云籌集了第一筆天使投資,由高盛領投,500萬美元。此次融資也引起了軟銀董事長孫正義的注意。隨后,馬云和孫正義上演了著名的“魔術6分鐘”,令孫正義投資2000萬美元。

馬化騰改6版BP獲得融資吸引用戶玩玩聊天。

1998年,馬化騰和張志東等幾位同學合共50萬元,成立了騰訊的主營業務——騰訊。業務是為其他公司做軟件外包(程序員創業最常見的項目)。 1999年2月,騰訊受到以色列ICQ的啟發,開發了OICQ(QQ的前身)。

當時他們去學校拉用戶。為了讓社區熱鬧起來,馬化騰還假扮女生和他聊天,有時甚至還換了頭像。 OICQ憑借其簡單實用的設計和功能,在校園里一炮而紅,隨后迅速火爆。注冊用戶數成倍增長,現在的地推補貼完全沒必要做活動了。

然而,數以百萬計的用戶數量不僅沒有給小馬等人帶來收入,而且隨之而來的服務器托管費用仍然讓公司付出了代價。減少。據說每個人都要到香港去買一些便宜的筆記本電腦,然后高價賣到大陸來賺點錢。

看到 OICQ 無力支持他們,他們想到了尋找 VC。馬化騰回憶說:“深圳沒有北京這樣的海歸圈子,他們找投資人比較容易,騰訊比較難!痹谫u給 AOL 的情況下,我對騰訊也有一些興趣。

2000年4月,馬化騰終于從IDG和盈科數碼(小超人李澤楷創辦)拿到了220萬美元,修改了6個版本的20多頁商業計劃書。每家公司還持有騰訊 20% 的股份。據當時騰訊員工透露,馬化騰在融資過程中曾做過??兩次腰椎手術。第二次手術后,他躺在床上,拿著筆記本電腦開始工作。

周鴻祎誤把美元當人民幣,兩軍爭勝。

1998年底,自稱是方正公司最有才華、獨一無二的程序員的周鴻祎誕生了。創業理念。他帶了兩個實習生加上一個同學和一個妹妹,五人在北京北五環外的馬連洼租了一套三居室,有吃有住有發展,很快做了一個中國互聯網服務產品“3721” . 周鴻祎等人雖然維持著最低生活保障,但初期的投入很快就燒光了。

回憶起這段往事,紅衣同學感慨道:“最可怕的是事業的突然死亡。3721曾經走在生死線上,那種感覺比死還可怕!

馬云創業勵志故事_馬云500元創業起步的故事_馬云 創業故事

p>

為了保住3721,周鴻祎想到了找風險投資。但他沒有任何融資經驗,當時的VC只愿意投資海歸。后來,我遇到了 IDG,得到了我的第一筆投資。

關于此次融資的另一個故事。周鴻祎當時回憶,自己沒有第一次融資的經驗。認識一個IDG投資人并不容易。投資者問他:“你想要多少?”他們的期望是200萬美元。周戰在心里盤算著,說200萬就夠了。 IDG投資人問周:“200萬美元?”,周回答:“人民幣啊! IDG壓下心中的喜悅,道:“我們出200萬,但我們要25%的股份!

對于自己的第一次“錯誤”融資,周鴻祎表示自己無怨無悔,從未抱怨過IDG。 IDG從3721賺到了100多倍的回報,周還是覺得挺開心的。因為在他看來,資金和時間的關系,就像兩軍爭山。誰不想先爬上去,可以架起機關槍掃過對方。雖然,時間和機會往往比融資價格更重要。沒有IDG的錢,周鴻祎就無法繼續進軍互聯網馬云500元創業起步的故事,奇虎360也不會有后來的嘗試。

程偉被拒絕太多次,愿意投票的時候還以為自己是騙子。

如果前四大巨頭出道太早,他們才剛剛開始追趕中國風投。融資會很困難。然后是2012年,從阿里離職,帶上自己曾經的橙光環的程維,從創業到融資A輪,也可以說是在生死邊緣掙扎。

這位未來的新老板,畢業后賣保險,不小心進了美甲店打工的故事,大家也耳熟能詳。在阿里巴巴工作了8年,出任支付寶B2C事業部副總經理的程維,憑著經驗和直覺,決定進軍傳統出租車市場。但是我身邊的人都說不靠譜,因為當時司機連智能手機都沒有。

然而,固執的金牛座男人堅持他的想法。程偉認為,正是不成熟的市場基礎,才讓創業成為可能。等市場成熟了再出來做,基本沒有機會了。于是,程維拿出了10萬,加上天使投資人,前阿里同事王剛的70萬,開始了創業過程。一開始,程偉和王剛拿著外包公司做的產品,上網找融資。他們遇到的第一個VC說他們想投資,讓他們等一下。第一個等待是2個月,然后投資者說他們有新的想法。之后,兩人連續會見了30多位投資人,“主流VC四處尋找”,但融資依舊失敗。程維意識到,當市場沒有突破的時候,他看到投資者就不會投資。于是,他們竭盡全力降低成本,邀請CTO改進產品,然后親自去艱難的線下推廣,吸引出租車司機使用滴滴。

此時,之前并不知情的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曉虎,主動通過微信聯系了程維。來訪的時候,朱小虎甚至在門口的沙發上坐了半個小時,等著程維開完會。談了半個小時后,朱小虎表示愿意投票,幾乎所有條件都同意了。程維不敢相信,以為自己遇到了騙子。

滴滴完成了從金沙江獲得的 300 萬美元 A 輪融資。此后,投資人朱曉虎就像合伙人一樣,一路上給滴滴很多寶貴的提醒和建議。 B、C兩輪,朱小虎還幫程維找錢,直到劉青加入滴滴。

對于創業者來說,“怎么籌錢”和“能籌到多少錢?”都非常關心,但很難設定標準。融資不容易,20年前是這樣,現在也是。因為無論什么時候,既精明又見多識廣的VC都會考慮投資回報。 VC怎么這么容易拿到錢?

如今無所不能的 IT 大佬,要么依靠個人魅力和合作伙伴的人脈,要么依靠龐大的用戶數量和標桿企業。成功吸引了VC們的眼球,或者苦心研發出一款震驚世界的產品。但即便如此,當年的融資首秀也是坎坷坎坷,在險境中幸存。

另外,拿到錢是不夠的,還要拿到“大師”的真傳,比如投資過很多同類型項目的VC,或者已經創業成功的投資人創業經歷。他們不僅為創業者帶來了維系企業生命的血液,更憑借豐富而深厚的商業經驗,在幕后為創業者出謀劃策,幫助他們繞過創業路上的種種陷阱。此外,創業成功與籌集的資金數額之間沒有直接關系。沒有一兩家公司在 C 輪中死去。關于融資,馬云有一句名言:“很多人失敗的原因不是錢太少,而是錢太多。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wearebanker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延伸 ·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