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創業故事
成功的創業故事
創業是一個充滿挑戰的職業,那么有哪些成功的創業故事呢?成功的創業故事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成功的創業故事[1]
家住東北農村的王海鵬,從18歲起就一直在外面游蕩。為了改變命運,他打工、跑長途、開餐館。他終于攢了10萬元,卻無意間闖入了一個非法的“傳銷”組織,花光了所有的積蓄。
無奈之下,王海鵬帶著一萬元來到煙臺。在一個農貿市場,他經營著一個快餐攤位,一年后才剛剛收拾好。這時,年幼的王海鵬突然決定養豬!
沒想到,王海鵬的養豬生意一開始就遇到了大釘子。所有的豬都缺貨?粗r場里的豬一天天長大,王海鵬有些不耐煩了。郁悶的海鵬想了想,突然想到做包子。原來,他剛到煙臺的時候,就開了一家快餐店,賣肉包子。銷量好的時候,幾天就能賣掉一頭豬的肉。如果他重操舊業,未必能解決所有問題,但至少可以緩解養豬場的燃眉之急。話音一落,王海鵬立即開始尋找店鋪,很快就在煙臺大學城找到了合適的地方。不久,王海鵬的包子店開張了。
包子店開業第一天就賺了1000多元。之后,他的包子店每天都排著長隊。因為想到了一個吸引人的好辦法,他把餡料加工放到了包子店現場,讓顧客更放心。就這樣,王海鵬的包子很快就走上了正軌,每天賣一頭豬,小包子一下子給養豬場減壓。
不久后,王海鵬以47萬元的高價買下了一家叫“張包包”的包子店。這個時候,王海鵬還是一點都不敢大意。無論是買菜還是加工肉類,他都親力親為,保證包子的質量。就這樣,整個包子店熱火朝天,每到吃飯的時間,店里都排起了長龍。王海鵬趁熱打鐵,一年內在煙臺又開了三家店。
此時,煙臺當地一家餐飲企業也看中了“張寶寶”這個品牌,并迅速與王海鵬達成了投資合作。不到半年的時間,“張寶寶”包子店在煙臺開了20家店。然而,就在他滿心歡喜,展望未來的時候,問題又來了。很多老顧客都說他的包子口味變了。
原來,這家餐飲公司專注于發展分店,對包子的質量不太在意。無奈之下,王海鵬干脆提出分手。沒想到,“張寶寶”這個品牌已經被那家餐飲公司注冊了。要想繼續經營,就得和那家公司合作,但現實是,兩者已經到了分崩離析的地步。無奈的王海鵬陷入了極度的抑郁之中。性格強勢的他很快就調整了狀態。他想重新開始并注冊一個新品牌。
下定決心再打鼓,又開了一家店的王海鵬,給自己的包子店取了一個新名字:玄星包子。而這一次,他給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標,那就是在2年內再次在煙臺創立自己的新品牌。
歷經風風雨雨,王海鵬珍惜重新開始的包子生意。他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做包子上,因為他深知,決定未來成敗的是包子。的質量。當時,他在廚房和前臺。雖然很累,但是很開心,因為只要一想到未來,心里就充滿了無限的能量。
隨后幾年馬云500元創業起步的故事,他先后在全國開設了300多家分店。通過建立全機械化中央廚房,機器包子大大提高了他的產量。 ,現在每年共售出 1 億個包子。
現在老王的夢想是在5年內實現年產13億個包子,全國人人都能吃到他的一個包子。
成功的創業故事[2]
馬云,男,1964年10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原嵊縣)古來鎮,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現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日本軟銀董事、TNC(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會主席兼全球董事會成員、華誼兄弟董事、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董事。
一張棱角分明的瘦削奇特的臉龐,狂野不羈的處事風格,一雙古老而溫暖不求回報的心;以“光明峰會”室命名公司會議,與金庸親密接觸,匯聚網絡英雄“劍上西湖”……各種言行,猶如穿越商界的英雄。
他就是馬云,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的先驅,阿里巴巴的創始人兼CEO。
馬云和他的創業經歷與其他互聯網精英截然不同。
馬云從小就有俠義精神。為了朋友和忠誠,馬云年輕時打了無數次,受到懲罰,身上縫了13針,多次被迫轉學。從家長到老師,再到鄰居,都對這個頑皮孩子的未來沒有希望。
從小到大,馬云不僅沒有上過一流的大學,連中小學也都是三四級。我參加了兩次初中入學考試和三次中考。第一次高考,數學只得了1分。在他第三次參加高考之前,他的老師說:“如果你通過考試,我的名字會被倒寫!
“我覺得不值得,不值得,說,說但是別人,但是我創業成功了——如果馬云能創業成功,我相信80%的年輕人都能成功創業!
馬云特地告訴記者,這句話一定要告訴所有想創業的年輕人。
1984年,馬云經過努力,終于偶然進入了杭州師范大學外語系。他的成績是大專成績,離本科線還有5分,偏偏本科沒滿。 Ma Yun was so lucky to have an undergraduate degree, and with full of enthusiasm and chivalry, he was elected as the president of the student union.
大學畢業后,馬云在杭州電子技術學院教英語。 1991年,馬云首次踏入商界,與朋友成立海博翻譯社。結果第一個月的收入是700元,房租是2000元,被一致調侃。
在大家動搖的時候,馬云堅信:只要堅持下去,就會有前景。他一個人背著麻袋去義烏和廣州買貨。翻譯社開始銷售禮品和鮮花,以最原始的小商品交易維持運營。
“我的理念一直是,真正想賺錢的人,必須掉以輕心。如果你腦子里一直有錢,那你永遠也賺不到錢!钡谝淮纬龊5慕洑v給馬云留下了一筆遺產。經驗豐富。
1994年底,馬云第一次聽說互聯網; 1995年初,他意外去了美國,第一次接觸到了網絡。對電腦一竅不通的馬云在朋友的幫助和介紹下開始了解互聯網。當時,互聯網上還沒有關于中國的信息。出于好奇,馬云請人為他的翻譯公司做一個網站。沒想到,他在 3 小時內收到了 4 封郵件。
敏感的馬云意識到互聯網一定會改變世界!
當即,他心神不寧,想出了一個主意:做一個網站,收集國內企業的信息,放到網上。在線向全世界發布。
此時,剛剛步入三十歲的馬云,已經是杭州市十大優秀青年教師之一,校長還答應了他外事處處長的職位。然而,特立獨行的馬云一揮手,放棄了在學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出海。
這個時候,互聯網對于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還是很陌生的;即使在全球范圍內,互聯網也才剛剛開始發展:在大洋彼岸,尼葛洛龐帝剛剛寫了《數字生存》,楊潔淵在不到一年前創立了雅虎;在北京,中科院教授錢華林剛用一根光纖連接到美國的互聯網,就收發了第一封電子郵件。
在這樣的情況下,遠在杭州,撥號上網服務還沒有開通,馬云已經夢想著利用互聯網開公司,出海,賺錢。這個想法立即遭到了親朋好友的強烈反對。
“我請了24個朋友來我家討論,聊了整整兩個小時,他們糊涂了,我也糊涂了。到底發生了什么?23個說了算嘛,只有一個人說你可以試試,不行就趕緊跑回去。我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我還是決定去做,即使24個人都反對我!
“其實最大的決心不是我對互聯網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認為做一件事,不管失敗還是成功,經歷都是一種成功。如果你不去做,就像晚上想一千條路,早上走同樣的路!
1995年4月,馬云夫婦和朋友集資2萬元,專門為企業做主頁的“海博網絡”公司就這樣開張了。該網站被命名為“中國黃頁”,成為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
三個月后馬云500元創業起步的故事,緊鄰杭州的上海正式開通互聯網,馬云的業務量暴增。在企業忙于搭建自己的主頁之際,馬云的遠見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當時要價2萬元做一個主頁,2000字的中英文內容,一張彩色照片。不到3年,馬云輕松賺了500萬元,在中國打開了知名度。
1997年,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邀請,馬云攜創業團隊北上,成立了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官方網站,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網上中國技術出口交易會、中國投資促進會、網上廣交會、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等一系列國家級網站。
這段經歷對馬云來說很寶貴。他告訴記者:“在此之前,我只是杭州的一個小商人。在外經貿部工作后,我知道了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學會了從宏觀角度去思考問題。我我不再是井底之蛙!
1999年初,開闊了宏觀視野的馬云回到杭州開始了第二次創業。他決定涉足電子商務領域。
什么型號?但馬云是在民營中小企業發達的浙江長大的。他出身于市場底層,深諳中小企業的困境。他毅然做出了一個決定——“棄鯨抓蝦,放棄15%的大企業,只做85%的中小企業!
“如果企業也有貧富之分,那么互聯網將是窮人的世界。因為大公司有自己專門的信息渠道,廣告費用巨大,而小公司一無所有,他們才是最需要互聯網的人。而我要帶領窮人進行一場革命!
馬云想做的是提供這樣一個平臺,匯集全球中小企業的進出口信息——“中小企業就像沙灘上的石頭,但通過互聯網,它們可以粘在一起。用水泥粘的石頭威力無窮,可以和大石頭抗衡。而互聯網經濟的特點就是以小打大,以快打慢。
【成功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1.名人成功創業的三個故事
2.創業故事——通往成功的愚蠢之路
3.90后成功創業故事
4.一個迷茫青年的成功創業故事
5.大學生的成功創業故事
p>
6.成功的企業家創業故事
7.在路上:一個沒有成功的創業故事
8.大學畢業生的成功創業故事
9.IT 創業故事
10.80后創業故事,李想的成功創業故事
【創業成功案例】相關文章:
1.成功創業故事的愚蠢之路
2.創業故事
3.it 創業故事
4.名人創業故事_名人創業故事精選
5.馬云創業故事_名人創業故事
6.80后創業故事——優秀的創業故事
7.創業故事分享:吳樹桐的創業故事
8.@ >微信創業故事
延伸 · 閱讀
- 2022-06-06他們在 20 年前獲得第一次融資時經歷了
- 2022-06-06執掌阿里巴巴20年的馬云,他的故事有沒
- 2022-06-05阿里巴巴馬云創業故事的幾個小插曲
- 2022-06-05馬云的人生和創業故事
- 2022-06-01從零開始創業有什么好處,創業需要注意
- 2022-05-29馬云的創業故事,馬云的三大創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