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邊小吃店穩賺不賠的九大秘密
諸如桂林米粉、蘭州拉面、成都小吃等小吃店,就像是一個隱秘的江湖一樣,相似的店招、相似的裝修、相似的菜品,但是他們又都是各自為戰。到底是哪些人在經營這類小店呢?這類街邊小吃店要想賺錢又有哪些秘密呢?
秘密1:老鄉是開店的最大保證
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小吃店的經營者之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舉個例子,成都小吃店,開店者基本都是重慶市開縣人;桂林米粉的開店者基本都是廣西天等縣人……而且這些人絕大多數都能攀上親戚,筆者曾經走訪了北京國貿周邊多家成都小吃店,發現這些店的店主之間都有親戚關系。
據業內人士介紹,這些店主無意間設立了一個壁壘,一個外人難以進入的壁壘。首先,很多小吃都有秘方的,如果沒有圈內人傳授,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而如果是同鄉的親戚要開店,獲得秘方的幾率很高,外鄉人幾乎是不可能得到這樣的機會。其次,一個外鄉人,如果輕易使用了某個小吃的店招,很有可能會招致麻煩,小到總有人搗亂,大到惹上官司。無錫有一批沙縣小吃店,經營者都不是沙縣人,后來就被福建沙縣小吃同業公會告到工商,說他們是“山寨”小吃,不能使用沙縣的標識。最后無錫近50家“山寨”沙縣小吃都被迫關門。第三,這類小吃店往往都會有幾種關鍵食材必須從老家采購,如果不是老鄉關系,這些原材料是無法輕易采購的。第四,老鄉之間的好處,就是開店時會省去很多搭建人脈關系的時間,因為大家都是老鄉、親戚,往往交代一句話就“OK”了,而且開店錢不夠,借給你沒有問題,都是親戚里道,不還不好意思,也不好借錢逃跑。
秘密2:做標準化等于把利潤給別人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這些店都是同鄉人開的,彼此之間又都是親戚關系,為何不把這些店變成連鎖店,而非要獨立經營。
這里的原因就比較復雜了,首先,開店的資金實力都不高,注定了無論是選址,還是經營面積都不會很理想,做標準化顯然先天不足。其次,這些小吃店定位是大眾,毛利并不高。如果做標準化,等于將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利潤都給了別人,諸如配送中心等。因為籌建一個配送中心,至少百萬元以上,而且標準化經營之后,必須要減少菜品,否則無論是配送,還是制作都無法達標,這意味著經營者未來幾年都是白干,實際上并不劃算。另外,這些小吃店的經營者絕大多數并沒有什么雄心壯志,要成為小吃界的“肯德基”,他們的初始目的就是為了養家糊口,日子能過得好一些,所以當經營到一定規模時,他們就知足了,不進取了。
秘密3:店鋪面積超過70平方米就是找死
據業內人士透露,這類小吃店的面積也很有特點,基本都在70平方米左右,因為在業內這就是一個“標配”,如果面積過大,所有的盈利都會被房租吃掉。有位“桂林米粉”經營者給筆者算了一筆賬,一個70平方米的店面,日均流水約2000元,除去房租、水電、員工工資、糧油食材等成本外,一個月下來大約能有2萬元左右的凈利潤。實際上絕大多數街邊小吃店的真實盈利水平:月凈利潤在1萬—3萬元之間。
要是開100平方米店面,日均流水的增幅不到10%,而房租成本、水電成本就會增加20%—30%,凈利潤會減少[www.cyonE.com.cn/]。要是開四五十平方米的店面,房租等成本是可以減少20%—30%,但是日均流水因為客單量低,會降低40%左右。要是開再大的門臉,初始投資加大,顯然就不是這批草根投資者能承受得起的。
延伸 · 閱讀
- 2022-02-03怎樣經營一家“本地”特色小吃門店才能
- 2020-09-17給沒有經驗開小吃店的建議
- 2020-09-17如何讓一家小吃從失敗走向成功
- 2020-09-11成功小吃店的經營技巧與經驗
- 2020-08-27開好一家小吃要注意以下幾點
- 2020-08-26一位新手開小吃店的失敗經歷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