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創業是一種什么體驗?

2017-08-16 09:09 來源:互聯網

非洲就是如此,它是從六千英尺深處淬煉而出的濃烈而純凈的精華。大地的色調,如同經過燒制的陶器一般干燥;而樹木上懸掛著的葉片,輕薄而微妙。

——凱倫•布里克森《走出非洲》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非洲已經擁有12億人口。此外,近年來非洲智能手機普及率快速增長,成了互聯網產業的新市場。非洲被納入一帶一路大戰略后,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業者將目光投向了這片土地。

去年,一次說走就走的非洲之旅讓黑馬大賽選手、Sing+創始人大馳發現了創業機遇,立志做一款屬于非洲人的“唱吧”。

在非洲的創業是種什么體驗?在非洲創業有哪些有趣的經歷?最近,我們和Sing+創始人大馳聊了聊。以下為大馳口述,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

決定出海

社交傳播、互聯網金融、借貸、微信公眾號打磨……2010年畢業至今,我折騰了好多個領域。七年里我創了兩次業,但因為產品問題最終都沒能活下來,不過多少也攢了一點創業經驗。

去年七月非洲動物大遷徙的時候,我決定一個人去一趟肯尼亞。

未標題-1

在肯尼亞我有一個好朋友,他在非洲待了10年之久,做生意、開礦,賺的盆滿缽滿。最后,娶了肯尼亞姑娘,當了黑人的女婿。

我去找他玩的時候他告訴我,國內一家專做非洲市場的智能手機公司“傳音”搶占了45%的市場份額。2016年手機出貨量達8000萬臺,遠勝華為和小米。此外,非洲智能手機普及率也到了20%的拐點,增長速度非?。

在肯尼亞待了一個月后,我發現雖然國家整體很窮,但年輕人非常喜歡智能手機,我們無法想象智能手機對非洲人民生活有多大改變。

更讓我驚訝的是肯尼亞的網絡非常好,往國內打視頻電話、玩《王者榮耀》開黑(創業家&i黑馬注:玩游戲時,語音或者面對面交流)……一點問題都沒有。這是因為我國給他們提供了很多援助性貸款,但這些貸款只能采買我國的服務,譬如修路、建設電信基礎設施等。華為和中興作為電信設備商“稱雄”非洲,非洲很多地區的網絡要比印度、東南亞要好。

出海創業浪潮迭起,我也萌生了去非洲創業的想法。

“做非洲的唱吧”

當我把去非洲創業的想法告訴了我的老搭檔大銳,他也覺得很有意思。當時他創業受挫,加上他是一條“單身汪”,所以他決定去肯尼亞系統調研一下當地情況。

調研回來以后,我們花了三四個月選項目。我們的核心邏輯是把中國已經成功的、有特色的項目選出來將其復制到非洲,再加上本地化運營,形成自身的競爭壁壘。

我們當時也有考慮過做變現快一點的項目,如一元奪寶、直播等。最后我們選擇了K歌,因為大銳非常喜歡音樂,學生時代他還參加過音樂節目海選。個人而言,我也很喜歡帶有社交屬性的產品。

唱歌是人類共性的興趣,非洲人尤其熱愛唱歌,點一把火他們就開始唱了。目前唱吧和全民K歌在國內已經收獲了約4億用戶。同時,K歌軟件作為工具進化到音樂社區、興趣社交和秀場直播鏈條短,想象空間很大。

非洲本地軟件服務很少,K歌軟件市場處于空白狀態。于是我們決定做非洲人的“唱吧”。

449460582231594218

(*Sing+團隊)

去年年末我開始拉Sing+的核心團隊。敲定340萬元融資后,我們便全力開發產品。今年6月初Sing+在Google Play上線,截至目前已經收獲了5萬多用戶。

非洲K歌產品肯定需要本地伴奏,這是用戶的基礎訴求。但非洲沒有卡拉OK的生態,只有一些小型音樂酒吧。我們就去酒吧找DJ買伴奏,被騙了好多次,有DJ號稱有5000首伴奏素材,我們收到發現只有幾十首。搜集到伴奏資源后,我們還需要手動匹配原唱、歌詞、歌手信息等。慢慢積攢,我們現在已經有2000多首本地歌曲。

sing+用戶沙龍

(*Sing+用戶沙龍)

目前,Sing+的曲庫歐美歌曲和本地歌曲的比例是7:3。當下最重要的是,我們證明Sing+的生命力,在海外站住腳。

K歌產品自帶社交屬性,自傳播能力強。Sing+的用戶可以通過Facebook或通過WhatsAPP將自己唱的歌分享出去。通過社交軟件的傳播,用戶群體逐漸覆蓋到尼日利亞、加納、埃塞爾比亞等地。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APP傳到尼日利亞后一發不可收。尼日利亞作為非洲第一大經濟體,擁有近2億的人口。尼日利亞的用戶很快就反超肯尼亞勢頭,目前Sing+的46%用戶都來自尼日利亞。

sing+用戶沙龍2

(*Sing+用戶沙龍)

現在,Sing+仍是一個非常早期的產品,我們也只是實現了唱吧的核心功能,需要完善的地方還有很多。

對于Sing+的營利方式,我們的想法就是模仿唱吧以增值服務、直播打賞和流量變現的方式。但我們至少要等用戶達到500萬+后,才會考慮怎么賺錢。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現在,我們搭建了國內國外兩支團隊。我和12個小伙伴在國內負責產品開發、PR和測評等,大銳則在海外負責本地化內容運營的工作。

我每次去肯尼亞都要大包小包帶很多東西,就像是擺地攤的小販。記得項目啟動時我在淘寶買了6個二手筆記本帶給大銳,一到肯尼亞海關就被扣下了,被罰了300美元才把東西要回來。不過踩的坑多了,經驗也就多了,譬如過海關時主動給點小費。

在非洲我們人生地不熟,出于安全考慮就在美國內羅畢國際大學旁邊租了一個公寓。當時融資還沒到位,租的公寓環境也有點艱苦。

為了招到好的員工,我們找了當地最好的咖啡廳面試。沒有馬云英語口才的我,“Internet”和“globalization”(創業家&i黑馬注:全球化)來來回回不記得給面試的人說了多少次。在小公寓擺幾張破木桌子就當辦公地點,交流能力有限,也不知道他們作何感想。

當肯尼亞團隊剛剛搭建起來的時候,我告訴他們要互相信任共同成長,他們根本感受不到。當我們一起磨合的產品漸漸成型時,他們的成就感和認同感真真切切的觸動到我了。

本地化運營就是出海項目的生命線。本地化的第一步就是尊重,聽起來覺得很虛。如果秉著我比你強、我一定是對的想法,那在產品運營的底層動機上就吃虧了。

第二,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在非洲大賣的傳音手機,針對普通手機光線不夠時黑人自拍模糊,只能看到一口大白牙的問題,通過硬件優化,以牙齒對焦讓黑人自拍更清晰,同時對黑皮膚做磨皮。

對Sing+來說,因為非洲這些新興發展國家用戶一直使用歐美軟件,因此在產品設計上我們要向歐美學習。

為了能夠融入當地,在一場足球聯賽里我們還贊助了一支足球隊。我在淘寶上給他們定做了隊服、買了教練板等訓練用品帶給他們。他們覺得我就是金主爸爸,連球隊群聊的頭像都換成了我的。雖然最后球隊成績很差,但這段經歷真的很有意思。

sing+贊助的球隊

(*Sing+贊助的足球隊)

一路走來我們磕磕碰碰,遇到非常多小困難,但好在一點點接納了。譬如,因為非洲沒有經歷PC時代,黑人朋友不會打字也不會用鼠標,加上我在淘寶買的二手電腦本來就破,工作效率慢到讓人崩潰,一個表格要做一整天。我們費了很大勁給他們做了基本職業培訓后,現在情況才有所改善。

非洲市場剛剛起步,對很多出海創業者都不是第一選擇。歐美市場也有競品,如美國Smule和以色列Yokee。但他們的盤子還沒有那么大,全球化的步伐還沒有邁到非洲,這對我們來說就是機會。

對于Sing+的未來,我們很有信心。下半年我們期待在非洲能收獲300萬-500萬用戶。這個月底我們也將去印度考察,計劃明年上半年進入印度市場。下一步,本地化和區域運營是我們的發力點。我們將通過國家合伙人分紅的方式,形成讓本地人運營本地人的模式。

我屬于溫和創業的類型,不怎么打雞血。我相信努力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美好就會隨之而來。

延伸 ·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