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這屆大學生實習生有多艱難
“我在實習中吃的苦,一點都不比工作少”
“每天瀏覽各大實習網站尋找合適的機會,焦慮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甚至做夢夢到找不到實習。”大三在讀的Killy這樣形容她最近找實習的精神狀態。
社交媒體上,“雙非進大廠實習”“輕松拿實習offer”的話題刺激著大學生的視覺神經,在媒介的渲染下,實習焦慮、同齡人壓力被無限放大。
回到現實中,大學生如何看待實習這件事?實習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么?在實習過程中,他們都遇到過怎樣的困難?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DT財經聯合?歪槍δ贻p人實習現狀進行了調查,共回收到1315份有效樣本,并根據問卷結果撰寫了《2022實習態度調查報告》。在參與調研的樣本中,在校生(包括本科生、碩博研究生)占比接近7成,以大三、大四居多,一定程度上能夠代表目前有實習需求的大學生現狀。
#01 實習內卷加速:超4成本科生在大學頭兩年開始實習
最近一段時間,社交網絡上關于00后和職場的話題頻出: 一會兒整頓職場、一會兒被職場整頓。 回到現實,年輕人究竟如何看待實習? 從調研結果來看,86%的受訪者認可實習的重要性,對于半只腳踏進社會的大學生來說,實習既是正式進入職場的一塊敲門磚,也是對未來發展方向的一次嘗試。
具體來說,超過7成在校生都有過實習經歷,其中大多數人實習過1-2次。把在校生和已畢業人群進行對比,我們發現,現在的大學生對待實習似乎比過去更“卷”——有3-4段實習經歷的大學生占比7.9%,比已畢業的人高出3.3個百分點。
除了手握更多實習經歷,大學生的實習時間也普遍提前。印象中還在“玩泥巴”的大一學生,有37.5%的人已經有1-2段實習經歷。從初次參加實習的時間來看,超4成的本科生在大一、大二就開啟實習計劃,而已經畢業的人當中,更多人在大三、大四才第一次實習。
2022年應屆畢業生數量首次突破千萬,從數據印證了今年“最難求職季”的準確性。就業焦慮也在向低年級蔓延,學弟學妹們似乎提前感知到了前輩的壓力,紛紛擠進實習試煉場,為日后求職做出努力。
畢竟,“剛畢業就要有3年工作經歷”已經成為應屆生求職的痛點,大學期間不僅要努力刷績點、年年拿獎學金,還要有幾段大廠實習經歷才有競爭力。越來越多的人把“廣撒網,提前找”當成實習時的至理箴言,踐行到底。
#02 在找實習時,年輕人普遍追求實用:前景好、有成長、團隊專業
雖然步入職場的實習生向低年級傾斜,但我們發現,這代年輕人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工作觀念,主要體現為對待實習工作的務實 態度。
作為職場預備役,在回答“找實習工作時,你的主要動力來源”這個問題時,超8成人實習的動力來源都是“積累工作經驗”,因學校要求而實習的人數比例最低。人們意識到實習的重要性,抱著成長的心態主動尋找實習機會,而非把它看作是學校布置的一次作業。
相應的,在選擇具體的實習工作時,“行業發展前景” “能學到東西” “專業對口” 成為人們首要考慮的因素。一段含金量高的實習經歷,主要是對擇業、求職、積累經驗有幫助,辦公地點、朋友結伴等都不是首要考慮的條件。
對鴿子(化名)來說,找實習的第一步就是判斷行業前景。相信“選擇大于努力”的她,在查閱不少資料后,為自己選定了目前最看好的智能汽車行業,并在了解行業的過程中,順利拿到華人運通的實習轉正offer。
“看一下大的行業發展趨勢和國家的政策導向,會發現不同時期的紅利行業也會有所不同。能選擇到這些前景更好的行業,對職業發展來說,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鴿子在?蜕戏窒碜约旱那舐毥涷。
大學生務實的工作觀,也表現在對企業文化的感知方面。在最打動年輕人的企業文化中,47.5%的人選擇了“專業、高效的工作氛圍”,44.5%的人選擇了“定期的職業培訓”。如何在工作中變得更專業,成為實習時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用戶@不知名小技術 就表示,自己在校園招聘中斬獲了不止一個offer,最終選擇入職蘇州異格,主要是因為這家公司“純粹的技術氛圍”。“沒有面試造火箭入職擰螺絲的煩惱,我可以在這里踏實的做研發,并一步步推動自己的項目。”
“彈性的工作時間”和“相對自由的辦公地點”也吸引不少年輕人。在疫情影響下,不少公司被迫將辦公環境轉移到線上,工作時間、辦公地點以及工作方式更加靈活,不僅便于實習生入職,也說明這份工作受疫情影響較小、抗風險能力更強,在危機四伏的大環境下相對穩定。
相對而言,興趣社團、零食下午茶、帶寵物上班等工作以外的氛圍感造勢,并不是在校生找實習時看重的關鍵。
#03 除了有用,超過一半在校生希望實習工作符合自己的興趣
向 外看,一份實習是否實用、能否帶來實際工作經驗,是年輕人普遍的實習要求。
向內看,還在讀書的年輕人更關注實習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根據調研數據,和已經畢業的人 (39.3%) 相比,更多在校生 (54.9%) 會因為“對工作內容感興趣”選擇一份實習。
用戶@Kenny1024 就是一個例子。作為游戲重度用戶,他一直有進入游戲行業的夢想。在平時打游戲時,就有意識地從玩家心態,逐漸切換成“想要去為他人營造一個游戲的世界”的從業者視角。最終,他順利拿到多個游戲大廠offer,并選擇入職天花板更高的搜狐暢游。
用戶@小悲傷丶也在興趣驅動下,找到了游戲行業的工作,在他看來,許多工作伙伴不僅是同事,更是同道中人:“我在的龍圖游戲,同事們也大多都像我一樣,是深度游戲控,我們享受游戲,享受開發游戲,享受把我們的想法轉變成游戲,讓更多玩家體驗到。”
從期待的實習收獲來看,不論是在校生還是已畢業人群,“實際工作經驗”“社會經驗”“為簡歷加分”是大家最希望從實習中得到的收獲。
相對而言,在校生對實習有更多內在的期待,他們更看重實習是否能讓自己收獲一段人生體驗、加深自我認知;而已畢業人群對實習的期待或許更加現實,他們更看重一份實習是否能為簡歷加分、留下有用的人脈資源。
總結大學生的實習觀,他們追求實用,也重視自我。他們認可實習的重要性,希望從實習中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可能是實際的工作經驗,可能是通過實習積累人脈資源、結交同好,也可能是把實習當成一個試錯機會,確認自己更適合做什么、不喜歡什么。
比起職場人,在校生在實習工作中更大膽和有野心、不怕犯錯。比如,更多比例的在校生認為“實習生也應該勇于表現自己,爭取更多發揮空間” “實習經歷是職場成長的重要部分,要盡量做出成績”。而職場人對實習工作則更保守謹慎,他們更傾向于贊同觀點“實習生只需要執行任務,領導沒有要求的事情不應該插手”。
但無論是在讀還是已經畢業,無論是把實習當成“試錯過程”還是“簡歷工具”,年輕人都認為,就算是實習生也要像正式員工一樣,認真對待實習、對工作負責。
#04 如何拿實習offer:在校生看重證書,職場人看重相關經歷
在我們的調研中,近7成人認為自己實習 (包括找實習) 的過程還算順利。
但我們發現,實習生或多或少還是遇到過一些難題。其中最大的困難來自于工作本身,比如“領導布置的任務不會教你怎么做,需要自己摸索”“工作難度較大,有時超出能力范圍” 以及“入職前工作描述與實際工作不符” 等等。
另外,也有一部分人遭遇了求職難、競爭難、客觀條件限制實習等問題。
每6個人中就有1個人表示,自己因為難以通過面試被卡在求職第一步——找實習階段。有人是因為沒有經驗,“找實習要實習經歷,惡性循環怎么找得到”,有人是因為簡歷沒有亮點,“簡歷不夠漂亮,自己也沒有什么可突出的,HR都不會多看一眼”。
我們讓大家選擇自己認為找實習時成功的關鍵,發現在校生與職場人的答案出現了分歧。
總的來說,大部分人都認可個人能力是順利找到實習的關鍵因素。除此之外,在校生認為相關證書(36.3%)、學校背景(33.3%)是獲得實習offer的“必殺技”;而當過來人反觀實習,他們表示過往實習經驗(55.8%)和面試技巧(47.3%)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