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華強北商家賣慘直播的背后
經歷了好幾年轉型、試錯、再轉型,昔日的“中國電子第一街”當下已經是手機配件、數碼產品、美妝、零食的“大雜燴”,并非是電子產品的天下。而對于很多經商多年的電子產品專柜而言,走出“3C圍城”已經成為必然。
近日,有網友向懂懂筆記透露,自己在主流的直播平臺上經常刷到華強北商家的直播,而且都是低價清倉。背后原因,無非是商城搬遷、一米柜臺退租離場,庫存商品一律不賺錢甚至是賠錢甩賣。
參與直播清倉甩貨的商家似乎不少,有觀看直播的用戶不禁評論道,曾經無比輝煌的華強北如今已經落寞至此,3C賣場只能紛紛轉型;更多的用戶則是默默撿漏,以實際行動支持商家的清倉甩賣。
然而,一番深入了解后懂懂筆記發現,部分商家清倉直播的背后,似乎暗藏著不少套路,所謂清倉直播更是用“新瓶舊酒”透支著用戶的信任。
另類的“賠錢”直播
在直播電商大潮下,華強北許多一米柜臺也緊跟潮流而動。
打開目前的主流直播應用APP,搜索“華強北”一詞確實可以找到不少直播商家,都在賣力地推銷著自家數碼柜臺的商品。然而,除了正兒八經的直播,懂懂筆記也發現了一部分耐人尋味的信息。
可以看到,這些直播的鏡頭多是穿梭于不同的一米柜臺之間,有的直播畫面會在一旁“剪輯”一個小時鐘上去,顯示目前“直播”的時間。但只要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除了小時鐘,其它畫面都是在循環播放的。
至于畫面中央,大多標著抓人眼球的宣傳語:“華強北商城整棟搬遷”、“商家柜臺退租”、“受疫情影響撤柜”、“3C數碼清倉一件不留”、“十元十件商品”……
基本上這些直播全程都沒有主播出現,只是用文字引導用戶在“小黃車”(購物車)自助挑選商品、下單結算。點開“小黃車”后,映入眼簾的也都是華強北最“常規”的商品。
有華強北相關商家對此表示:這些直播商品的價格并沒有宣傳的那么便宜:6.9元的充電線,9.9元的耳機,13.4元的充電器,19.9元起的鍵盤,259元的智能手表.......很難找到直播宣稱的“十元十件”商品。
賣慘”直播毀信譽?
“這陣子總有家里人、老朋友關心我,問我柜臺是不是開不下去了。”
聊及最近的遭遇,在華強北經營攢機店的嘉明顯得十分氣憤。嘉明向懂懂筆記透露,上周老家的親人突然打電話給他,詢問店的情況,問他是否遇到困難了,更有老朋友問他需不需要幫忙。
突如其來的關心,讓他感到很詫異,家人朋友為何有這些顧慮?經過一番刨根問底后,家人方才告訴他,是他的弟弟在刷短視頻時偶然刷到一系列直播,稱“華強北商城整體搬遷”都在大清倉。
“于是老弟趕緊讓爸媽問我店里啥情況,實在不行就讓我關店回家。”嘉明苦笑道,他的老朋友也刷到了“華強北商家撤退”一折大甩賣的直播, 也開始擔心起了他的處境。
然而,他的一米柜臺經營仍在正常運轉中,甚至自己對“搬遷清倉”的事情毫不知情,無奈之下只能是感謝、解釋、說明實情。事后他到直播平臺上去一探究竟,的確發現有不少的“賣慘”直播打著“華強北商城撤退”的旗號,“低價”銷售著很多數碼類的產品。
“這段時間華強北正常得很,個別撤柜也是常見現象,這些直播的賣慘說法不是造謠么?”嘉明認為,類似直播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給正常經營的商家,甚至整個華強商圈故意抹黑。
如果放任“賣慘”的直播繼續發展,指不定還會遭到一些人的利用,肆意負面解讀、影響商圈的口碑,“真夠缺德的,大家都在努力地經營著,這些人卻借我們賣慘坑人。”
無獨有偶,華強北的“賣慘”直播并不是孤例。在一些直播平臺、短視頻應用上,還看到大量借“疫情影響經營困難”為名,“賣慘”直播的商家。內容中,鞋服、箱包、食品、日用百貨比比皆是,其中最多的是鞋服商家“賣慘”直播,甚至已經發展成“模式化”。
開局大多是一則短視頻,工廠“老板”在一臺奔馳車前面向鏡頭跪下,一旁打著一幅“疫情經營困難、工廠破產”字樣,誘導用戶點擊進入商家的直播間,購買“賠錢甩賣”的商品。
其實,如果一、兩家商家用“賣慘”方式做直播清庫存,用戶尚且相信,甚至會基于同情心購買商品。但如果平臺上出現大量類似直播內容,用戶難免會懷疑、質疑商家的真實性。
不可否認,疫情對于一些制造企業、商家的生產、經營造成了影響。而部分確實遭遇經營困難的商家,通過直播求助消費者,幫其度過難關,也在情理之中,大量用戶積極響應也是應有之舉。
但疫情影響、經營困難不應該成為無關直播商家用于促銷、誤導用戶的噱頭。開篇跪鏡頭、通篇只賣慘、話術全一致的直播套路,已經讓人心生厭惡。
延伸 · 閱讀
- 2022-04-16中國制造業,華強北內卷,互聯網變硬
- 2020-08-04出售支付寶賬號可以賺錢?千萬別相信!
- 2020-06-16昔日外來工今紛惜別 深圳逆流現象涌現
- 2020-03-03機票賣出白菜價 深圳飛往成都的機票價
- 2020-01-28深圳房價全國第一 年終獎卻排在第二十
- 2019-07-15深圳官方不再公布樓市均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