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5飛行員犧牲 飛行員犧牲瞬間畫面

2016-07-27 21:20 來源:互聯網

默哀!殲15艦載機飛行員張超在模擬著艦訓練中犧牲

2016年4月27日12時59分,張超在駕駛艦載戰斗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接地時,突發電傳故障,危機關頭,他果斷處置,盡最大努力保住戰機,推桿無效、被迫跳傘,墜地受重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

默哀!殲15艦載機飛行員張超在模擬著艦訓練中犧牲

張超,男,湖南岳陽人,1986年8月出生,2004年9月入伍,2009年5月入黨,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正營職中隊長,大學本科學歷,海軍少校軍銜,一級飛行員。

1992年9月,湖南省岳陽市土橋小學學生;1998年9月,湖南省岳陽市第七中學初中部學生;2001年9月,湖南省岳陽市第七中學高中部學生;2004年9月,空軍航空大學學員;2006年12月,空軍第四飛行學院學員;2007年6月,空軍第五飛行學院學員;2008年5月,海軍航空兵某訓練基地副連職飛行員;2010年5月,海軍航空兵某團正連職飛行員;2012年3月,海軍航空兵某團中隊長;2013年5月,晉升為副營職;2015年5月,海軍艦載航空兵部隊中隊長(副營職);2016年4月,晉升為正營職。

相關閱讀:

為何國產戰機幾次墜機飛行員犧牲多

圖片為我軍進行的陸上模擬彈射座椅試驗,模擬假人通過彈射座椅被從座艙發射出去,大家知道,彈射座椅是戰斗機飛行員在飛機無可挽回的情況下保證飛行員迅速離機、安全獲救的重要裝備。彈射座椅的救生性能好壞直接關系到飛行員的生命安全。

最近幾年來,一些國產戰機曾發生過幾次由于機械故障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墜機事故,飛行員犧牲較多,這些慘痛的飛行事故引發了一些媒體的猜測,甚至是對國產彈射救生系統的質疑,中國制造的彈射救生系統到底質量如何呢?

應該說,我國彈射座椅發展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最早是在接收蘇聯的米格 -15 戰斗機上獲得了最早的彈射座椅,在從仿制到自行研制的基礎上走過了六十年歷程。在早期,中國的彈射座椅普遍存在著彈射可靠性差,特別是早期的殲 -7 戰斗機采用連艙蓋一起彈射的方案,損失率曾經比較高。

延伸 ·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