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時代,中小企業創業者如何走上“快車道”

2018-12-10 16:37 來源:互聯網

11月7日,由深圳市中小企業家聯誼會、香港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和天安數碼城集團聯合主辦的“灣區機遇•創變之道”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中小企業產業創新峰會在深圳福田五洲賓館舉行。

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中小企業產業創新峰會現場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吳優,香港特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李旦梅,福田區委常委肖彬,廣西省玉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勝友,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署創新與創業服務部部長馬學民,福田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馮向陽,深圳中小企聯會長、銀盛集團董事局主席林重成,香港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宗第,天安中國投資(HK0028)執行董事、天安數碼城集團董事/總裁杜燦生,以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室主任周宏春,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副院長陳廣漢,粵港澳大灣區知名企業家等近千人出席此次峰會。

峰會嘉賓合照

1.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吳優在致辭中指出,“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中小企業產業創新峰會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的國家戰略規劃,聚集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中小企業及產業資源,加速粵港澳大灣區中小企業的發展,助力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產業創新升級、推動大灣區城市與產業可持續發展。相信本屆峰會必將成為聯接粵港澳大灣區中小企業的橋梁紐帶,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小企業的產業創新與合作發展帶來新的創新思路與發展動力。”

2.把握機遇,打開市場,創造商機

香港特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在致辭中說到:“‘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香港帶來了巨大機遇,也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香港特區政府將做好‘促成者’的角色,積極促進大灣區城市間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流通,加強香港作為連接內地和國際市場重要橋梁的角色。”

3.“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機遇,但同時我們也面對著一些挑戰,比如中美貿易戰,在彎道減速的時候國家提出了綠色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室主任周宏春在演講中提到了綠色發展的議題,建議企業在新形勢下找準自己的定位。同時,他指出產業形成集聚是大灣區應該追求的方向。

4.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副院長陳廣漢就“利用創新發展是粵港澳大灣區新的使命”“怎么樣構建大灣區三位一體的協同創新體系”“大灣區科技創新中心發展策略”三個問題發表看法。通過將粵港澳大灣區與紐約大灣區、東京灣區等世界目前一流灣區作對比,建議“加強科研能力和人才培養能力,打造深港創新平臺和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成為未來的中國硅谷”。

5.從國際視角看大灣區的未來

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美國聯合投資公司亞太地區首席投資官黃郁蔥教授從美國政治、經濟歷史與形勢切入,深度剖析了當前中國經濟形勢與大灣區的未來。他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正是中國創新的搖籃,對于核心技術的發展能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6.中小企業能辦大事

天安數碼城集團總裁杜燦生發表了“天安數碼城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主題演講。他表示,作為中小企業成長的搖籃,天安數碼城28年來專注企業全生命周期孵化及培育,踐行做“企業的時間合伙人、空間服務商”,并且一直堅信“中小企業能辦大事”,這或許也是眾多中小企業選擇天安數碼城的原因。

天安數碼城集團總裁杜燦生發表主題演講

目前,10 000多家成長型企業已入駐天安數碼城。在經歷了工業園、工貿園、泛科技產業園和城市產業綜合體的產品形態變更之后,逐步構建出以創新企業生態圈的建設運營為核心,以智慧園區和金控平臺為兩翼的業務發展模式。為了更好的為園區企業創造價值,2018年天安數碼城升級為創新企業解決方案提供商。

7.大灣區,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歲月

深圳市福田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馮向陽在演講中呼吁中小企業相信、理解市場經濟,以滿腔的熱情融入到大灣區的創業發展中。他指出,中小企業的痛點難點:一是融資難;二是招人難;三是找房難;四是稅負多、政策雜;五是競爭環境不透明。他認為,打造宜商環境,政府應做到平臺化集成、標準化響應、專業化運營、分布式驅動,統籌協調政府資源,調動社會各界資源,充分做好運營服務,讓企業的權利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專注于創新和產品研發。

8.粵港澳大灣區中小企業產業創新聯盟(SMEIA)

在本次峰會上,粵港澳大灣區中小企業產業創新聯盟(簡稱“SMEIA”)宣布正式成立,天安數碼城集團總裁杜燦生作為產業園區代表受邀參加聯盟啟動儀式。

粵港澳大灣區中小企業產業創新聯盟啟動儀式

SMEIA由粵港澳大灣區近百家上市公司、創新企業、投資機構、產業園區、行業協會、科研院校、產業服務等具有一定行業影響力的單位代表構成。旨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中小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化,堅持以國家政策為指導,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通過“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形式,整合協調產業資源,提升聯盟內中小企業的創新研發能力。建立產學研、產業鏈上下游在信息資源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共享機制,建立與政府溝通的渠道及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的平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資源的整合和產業競爭力的提升。

9.粵港澳大灣區機遇下中小企業轉型創變之道

杜燦生與東方富海董事宋萍萍、欣旺達創始人王明旺、新宙邦董事長覃九三等企業家共同探討了粵港澳大灣區機遇下中小企業轉型創變之道。

杜燦生表示,人才、技術、市場和資金等要素如何高效合理的對接對于中小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天安金控、智慧空間、壹發布等平臺都是天安數碼城為之努力的結果。

高峰對話中,杜燦生強調天安數碼城在跟隨園區企業的需求不斷迭代自己的服務。同時,他建議企業在做好本行業之外可以嘗試“跨界融合”,為更新迭代或是轉型升級打下基礎。

建設好粵港澳大灣區既是國家戰略,也是新時代賦予企業家的使命,更是廣大中小企業在新經濟環境下轉型發展的巨大機遇,天安數碼城也將繼續傳遞和承載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幫助企業提質增效,促進創新驅動發展。

延伸 ·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