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我總結了6個增長的底層規律
“互聯網公司的野蠻增長已是昨日狂歡……
“增長對于病急亂投醫的創業者究竟是良藥、解藥還是毒藥?
“或者只是階段性緩解增長之痛的膏藥?抑或傾銷存貨的瀉藥?
“也許都是。增長是服藥,對癥下藥才有療效,沒有包治百病的神藥;但吃錯藥后果難料。
“比較尷尬的情形是‘他人蜜糖,我之砒霜’,所以不能簡單歸因,要找準病因,如此才不會胡亂抓藥,將砒霜當成蜜糖。”
億級DAU產品——快手前首席增長官、高榕資本投資合伙人、《增長》一書的作者劉新華如是說。
如今的國際形勢,慢全球化、逆全球化、去全球化甚囂塵上,全球化還有紅利可以把握嗎?
如何通過“明道”“取勢”“優術”“識人”8字方法論驅動增長?
接下來我們先看8字方法論的第一步——“明道”:
所謂的明道就是要理解增長的底層動力源泉。
我認為有六種最重要的力量或者是底層規律來驅動著最有效率、最具競爭優勢、最能持續強化、最具抵御風險能力的一些增長模式。這六個規律包括冪次定律、復利定律、鎖定效應、網絡效應,還有系統定律和進化論。
那有可能很多人會說,難道品牌不是驅動增長飛輪的一個底層的動力之源嗎?
品牌力形成的時候,我們會看到它最重要的體現是能夠帶動用戶進行復購,這里就體現了復利定律;如果一個品牌形成了品牌力,那么它也能夠幫助用戶建立心智,形成習慣,那這就是所謂的鎖定效應;今天我們看到好的品牌甚至能夠去引領消費觀念,創造新的共識,能夠成為很多粉絲愿意追隨、愿意主動吸附的一個新型的網絡,這就體現了網絡效應。所以在品牌力中,我會分散在其他幾個底層定律之中進行講解。
規律1:冪次定律
很多人都知道正態分布,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分布叫冪次分布。100多年前,意大利的經濟學家帕雷托,發現這個世界中很多事物的分布都是少部分關鍵事物發揮了主導作用,很多時候都是20%的事物起到了80%的作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二八定律。
冪次定律對我們最大的啟發就是要找到所謂增長的杠桿,這意味著這個世界中不是所有手段都能奏效的,真正有效增長的手段可能只有幾種。那么作為一個創業者,與其想到全渠道覆蓋,全方位打擊,可能最好的方法反而是聚焦到一兩個最有增長杠桿的端點。
查理·芒格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捕魚法則:一,永遠去有魚的地方捕魚,第二,永遠參照第一條規則。所以對于創業者來講,一定要精準地找到魚群,然后精準地鎖定這些魚群進行打撈,所有的增長手段的效能都不是平均分配的,這就告訴我們復雜的事情要重點做。
規律2:復利定律
復利定律是什么?有人把它叫做這個世界的第八大奇跡。復利定律最大的魅力在于什么?有一個特別雞湯的公式,我不知道大家聽沒聽過,就是說1.01的364次方是37.4,0.99的364次方是0.026,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如果你每天比所有人都努力一點點,一年內可能會有百倍的差距,這就是復利的力量。
今天,很多公司突然找到一個魚群,沒有全力以赴,沒能夠真正吃干榨盡,獲得最大化的時候,就完全轉移到新的戰場,這可能是增長中最大的誤區。復利定律告訴我們重點的事情要持續做。
規律3:鎖定效應
第三個定律叫鎖定效應,將用戶或客戶鎖定在某個系統、沉淀在某個系統的能力,叫做鎖定效應。如果冪次定律和復利定律是增長進攻性的來源,那么鎖定效應就是增長防御性的來源。
如果增長中體驗不好,供需不匹配,可能用戶還會流失。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產品貌似沒有那么新奇,為什么依然有很多用戶不愿意離開呢?這里面或多或少有鎖定效應在。鎖定效應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能夠提高用戶在原有系統中的價值沉淀。再者,鎖定效應的關鍵點實際上是提高用戶的轉換成本或者是遷移成本。
比如一些消費品天然能形成口味記憶,或天然有成癮性,像酒,咖啡這樣的產品很容易吸引用戶不斷地使用,久而久之,可能會從一開始簡單地嘗試變成心智的建立,進而形成長期習慣,這就是一種鎖定效應。
再比如企業服務領域中,幫助用戶沉淀數據,沉淀他的財務資產、數據資產、技能資產,這些都是具有鎖定效應的。
規律4:網絡效應
網絡效應是兼具增長進攻性和增長防御性的一個最強的底層規律,有人把網絡效應叫做地表最強護城河。
網絡效應有諸多優勢,具備網絡效應的公司或者產品,很容易形成自然壟斷。另外,具有網絡效應的一些產品,它的獲客成本會逐漸降低,用戶的黏性會逐漸變高,同時它可以輕資產運營,它的長期的收益可能會變得非常好。而且網絡效應中一旦跨過了臨界點,對于對手來講基本上是難攻易守。所以,網絡效應是一個讓所有人都很青睞的驅動增長飛輪的底層動力之王。
規律5:系統定律
系統定律是過去50年人類認知的一場革命。以前人類在思考增長的問題的時候,很多的思考實際上是還原論,認為局部有效的時候一定全局有效,短期有效的時候一定長期有效,但事后發現局部有效的時候,全局可能會失效,短期有效的時候,長期也可能翻車。
那么對于一個復雜系統的增長,它往往涉及到多種要素多種關系的牽制,這時候,傳統的還原論是無效的,需要利用所謂的系統定律。
系統定律簡單來講就是把整個世界看作是一組要素的連接,核心的點其實是要素,要素既可以是人,是用戶,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所謂的連接其實就四種關系,包括因果關系、增強回路、調節回路、滯后反應。
因果關系不言自明,增強回路是因增強果、果增強因,循環往復,就形成了增強回路,所謂的增長飛輪其實就是一種增強回路的體現。
當任何一個飛輪開始起步的時候,它一定會有很多牽制的因素同時出現。所以當你設計增長機制的時候,一定要足夠地關注一些調節回路,就是增長中潛在的限制。要進行動態地監測,不斷地調整,保證一個復雜系統功能擴大,出現越來越多復雜的供需時,你依然能夠保持一個增長的常態。
滯后效應往往會增加系統在時間維度的復雜性,容易被忽視。但是作為一個真正的增長高手,往往在機制的設計中會考慮到這方面的因素。所以一個真正的增長高手區別于常規增長團隊的一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能夠不斷調整政策和機制,能夠保證一個復雜生態長期健康有序地增長。
規律6:進化論
為什么要提進化論?因為這個世界中除了因果關系,還有很多概率關系,導致帶來了很多的復雜性。所以在判斷一些事物長時間的演化過程時,特別是復雜系統的演化,進化論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智慧。
比如進化論中講物競,會有種內競爭、種間競爭和與自然的競爭。那么在整個增長的過程中,創業者要避免激烈的種間競爭,要去思考差異化。另外要學會跟自然界共生,尋找好的生態位。那所謂天擇呢?要知道優勢物種是如何演化的,那么你一定要去思考你的增長的方向是否符合人類的終極價值觀。
最后談到適者,增長的終極之道其實是打造適者,而不是強者。因為強者面臨巨大的外界環境變化的時候,也可能消亡,所以最好的公司實際上是適者。用塔勒布的話來講:“風會熄滅蠟燭,卻能使火越燒越旺。”
總體而言,如果大家對以上六個定律都能夠有深刻解讀,你就會發現在增長的實際的操作中,可以避免很多認知誤區,能將復雜的問題簡化,找到一些真正長期有效,能夠應對復雜系統的增長方法,這才是真正的護城河和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