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最高漲3萬!特斯拉火速漲價
距離上次漲價還不到一周,特斯拉再度宣布提價。
3月15日,據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4款國產特斯車型售價上調,漲幅從1.4248萬-2萬元不等。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10日,特斯拉剛剛針對Model 3高性能版和Model Y長續航、高性能版3款車型實施調價,售價均上調1萬元。這也就意味著,5天時間特斯拉旗下車型最高上漲3萬元。
特斯拉再度宣布漲價
5天最高漲3萬
3月15日,據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Model 3后驅版、高性能版和Model Y長續航、高性能版漲價,價格上調1.42萬元至2萬元不等。
官網顯示,Model 3后驅版漲價至279900元,相較于此前的265652元漲幅 14248元;Model 3高性能版的價格已漲至36.79萬元起,較原來的34.99萬元上漲1.8萬元。
另外,Model Y長續航、高性能版的價格分別為37.59萬元和41.79萬元,較3月10日的35.79萬元和39.79萬元分別上漲1.8萬、2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10日,特斯拉剛剛針對Model 3高性能版和Model Y長續航、高性能版三款車型實施調價,售價均上調1萬元。這也就意味著,不到一周時間,特斯拉旗下車型最高上漲3萬元。
據了解,Model 3入門版(2021款為標準續航升級版,2022款改名后輪驅動板)歷史最低價為23.59萬元,而當前售價為27.99萬元,上漲幅度近20%。
特斯拉美國售價全線上調
在上調部分中國車型的售價后,特斯拉美國全線上調售價,從2千到1.25萬美元不等。Model X Plaid車型價格上調最多,達到1.25萬美元。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也上調了2千美元,長續航版漲價4千美元,漲幅達到7.84%,為本次調價幅度最大的型號。
上周,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表示,特斯拉以及他旗下的火箭公司SpaceX正面臨原材料和物流方面的巨大通脹壓力,這可能會增加其產品的成本。馬斯克表示,“并非只有我們面臨這一問題。”
此前,投行韋德布什分析師Dan Ives也曾表示,特斯拉可能在未來兩周內再次漲價,以適應供應端緊張的環境。Ives補充稱,“特斯拉有能力像奈飛和亞馬遜一樣,將它不打算吸收的通脹轉嫁給消費者。”
網友:買特斯拉堪比買理財
今日,“油價”和“特斯拉漲價”的話題一同登上熱搜榜。
受國際油價影響,國內成品油價格持續飆漲,不少網友表示,“油價漲得我都想換新能源車了,但看了眼新能源車,其售價也在不斷提高,太難了。”
對于特斯拉一口氣漲價近兩萬,有網友指出,“2萬能加不少油了,正常人2-3年的油錢吧。”
也有不少人無奈地表示,特斯拉堪稱理財產品,“沒想到,今年以來最掙錢的投資竟然是買了輛Model Y。”
特斯拉訂單拿到“手軟”
受油價上漲的影響,不少消費者開始向電動汽車靠攏。外媒稱,特斯拉本周在美國多個地區的訂單激增,訂單量比上周增長了100%。數據顯示,今年1月特斯拉在美國售出了37162輛汽車(同比增長49%),占據了美國電動汽車市場近四分之三的市場份額。
不過,由于受產能的影響,該公司已經積壓了大量訂單。據了解,到今年7月,特斯拉才能交付Model 3的新訂單,9月交付Model Y訂單。為了提升產能,特斯拉在得克薩斯州建立了超級工廠,等該工廠開始投產和交付后,會對產能緩解有所幫助。
就國內情況來看,特斯拉中國的產能也十分緊張。近期有消息稱,兜兜轉轉后,特斯拉第二工廠或落定上海。特斯拉全球銷售總監任宇翔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將在中國上海設立美國以外的第一家海外工廠。根據官方信息,上海工廠將被命名為無畏艦,意思是無畏,工廠將負責動力電池組的生產和車型的整體制造。
不過,受供應鏈緊張、原材料上漲、通脹壓力等方面的影響,特斯拉近期股價表現相對疲軟,年內該股累計下跌27.48%,市值蒸發4500億美元。截至目前,該股報766.37美元,總市值為7920億美元。
漲價后下游需求依然強勁
新能源車銷量有望大超預期
近期,中汽協發布新能源車產銷數據,2月份銷量為33.4萬輛,同比增長204.7%,環比下滑22.6%。
信達證券指出,在當前時間點,塊經歷了較長的調整時間和較大的調整空間,且未來幾年產業鏈有望保持高速增長。其次,前期市場對碳酸鋰、鎳等原材料價格上漲較為擔憂,擔心影響下游需求,認為工信部表示適度加快國內鋰資源的開發進度,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不正當競爭行為,有望打擊部分因惡意囤貨造成的碳酸鋰價格上漲,且碳酸鋰供給在Q2有望逐步釋放;同時青山的鎳事件已經過了最差時刻。最后,從需求側看,漲價后下游需求依然強勁,同時近期工信部部長也表示2022年新能源車銷量有望大超預期。建議積極關注板塊中競爭格局良好的電池、隔膜、負極、正極等環節。
招銀國際同樣指出,二月零售弱于預期,新能源車保持強勁,整體前景喜憂參半。二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僅環比下滑23%至32.1萬輛,強于此前的預期。新能源乘用車的滲透率在批發和零售端均超過21%,創歷史新高。雖然我們500萬臺的銷量預測略顯保守,但是新能源車漲價、供應鏈的不穩定性以及潛在的宏觀下行風險仍可能對全年的銷量表現帶來擾動。
隨著電池成本的上升,市場開始擔心整車廠會停產部分新能源車。招銀國際認為大宗商品的漲價會使整車廠轉向生產利潤更高的產品,但是停產本身并不是縮減成本的有效方式。認為現階段整車廠最看重的依然是市場份額。
三月第一周,整體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增長13%,新能源車保持強勁,新能源車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至26%?紤]到新冠疫情在全國多點爆發,招銀國際預測三月乘用車零售銷量可能會同比下滑。但是隨著芯片緊缺的暫時性緩解,三月乘用車的批發銷量有望實現雙位數的同比增長。認為2021年報業績披露后可能是更好的買入的時點,管理層路演和北京車展有望成為股價催化劑。
延伸 · 閱讀
- 2022-05-23電動汽車“轉讓訂單”火了
- 2022-05-20電池回收,要起風了
- 2022-05-12馬斯克:其實我是一個挖礦工
- 2022-05-05新能源車的下一代電池,可能又大又便宜
- 2022-05-04公開拍賣!又一知名汽車公司,涼了
- 2022-05-04王傳福揮刀,比亞迪不賺錢